202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

  2025年4月15日—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”。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,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癌症风险因素;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,促进早诊早治;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,并定期复查。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,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。

认识肿瘤

  我国每天超过一万人罹患癌症,每8秒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,中国人一生患癌的风险高达25%。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,直到发展到正常组织受压迫、身体功能出现问题才会表现出症状,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。

  良性肿瘤,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的组织,也不会发生转移。生活中常见的脂肪瘤就是良性肿瘤的典型代表,一般情况下,它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。

  恶性肿瘤,也就是常说的 “癌症”,它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,疯狂地掠夺身体的营养。不仅如此,它还会侵犯周围组织,并且能够通过血液、淋巴等途径,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,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。

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:1/3的癌症可以预防,1/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,1/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。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,按时体检、早期干预,可以预防45%的癌症,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

科学防癌

 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。但有研究表明,30%-50%的癌症可通过有效预防避免发生。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,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倡导全民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,用科学的方法为生命保驾护航:

  控烟限酒:我国吸烟人群超3亿,吸烟导致肺癌、喉癌等23种癌症风险上升,戒烟10年后,肺癌风险可降至非吸烟者水平;每日酒精摄入超25克(约1两白酒),肝癌、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。戒烟控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一步。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,女性不超过 15g。

  合理膳食:多吃蔬菜水果,它们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能增强身体免疫力。加工肉类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胺等致癌物,而高糖食品可能导致血糖波动,增加肥胖风险,间接与癌症发生相关。

  控制体重:肥胖与13种癌症相关,肥胖人群BMI每降低5%,子宫内膜癌风险下降30%。

  坚持适量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运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,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。

  疫苗接种,预防先行:部分肿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。如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,而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HPV 疫苗能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,人乳头瘤病毒的某些高危型别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。

  定期体检,早筛早诊: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。很多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,早发现、早治疗能够极大提高癌症的治愈率。


附:常见癌症高危人群及筛查方法

附5个防癌小锦囊图示:






  癌症防治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科学与生命的赛跑,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。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,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关注学习癌症防治知识,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主动进行癌症筛查,提高全民科学防癌意识,远离癌症威胁,拥抱美好未来!

  天津延安医院30年坚守24小时免陪护,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,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,专业贴心团队提供便捷、优质、高效的服务,用科学和健康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
地址:天津市南开区华苑雅士道45号

电话:022-237172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