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终关怀:为人生画上完满的句号

临终关怀让每个生命有尊严的谢幕

   天津北方网讯:上千个名字、几十把手杖、老花镜……“在这里,每一件遗物都是一个故事,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一段人生。我们没有参与到他们的生命,却让他们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。”临终关怀社工王梦莹说。

  随着老龄化社会快速来临,临终关怀已成为医疗、养老等民生领域增长迅速的新需求。临终关怀,指的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进行的积极又全面的医学人文照顾,它需要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、解决心理和精神问题,以提高患者生活品质,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。临终关怀是现代社会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性反思的产物,也是社会成熟与文明的标志。


临终关怀为每个病人做好标记

  让死如秋叶之静美

  在天津延安医院“生命关怀区”,88岁的赵爷爷安静的躺在病床上,柔和的夕阳穿过窗前打在床边“抗战70周年纪念章”上,周围点缀的一些花儿让整个病房充满生机。此时的赵爷爷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,儿子女儿每天的探望也唤不起他丝毫记忆。


已经昏迷的老人安静的躺在病床上

  洗澡、翻身、擦背、按摩、吃饭……日常细微的照料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儿女慌了手脚。“一方面,我们没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知识,去处理父亲随时可能变化的病情,另一方面,我们白天得工作,没办法24小时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。为了让父亲舒服安心地度过余下的日子,也为我们的‘孝’加分,几经周转才找到这里。”赵爷爷的儿子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,看到医生、护工、社工每天细微的照顾,心里也终于有了安慰。


临终关怀病房房顶的蓝天白云给人以希望

  “来我们这儿的病人,一般是被医院‘劝退’的癌症晚期患者、植物人以及受病痛困扰的老年人,住院时间最短十几天,最长几个月。因为在家翻身、拍背不到位,许多刚刚被送过来的病人身上长了大片的褥疮,也有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坠积性肺炎。洗澡、清疮换药后,病人们‘脱胎换骨’一般。而对于癌症晚期患者,经过一系列化疗,身体已经严重透支,被‘劝退’后,因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,往往引发患者更剧烈的痛苦和并发症。”延安医院临终关怀医师郑淑媛说,“临终关怀”因为医生专业的康复治疗以及护工按时的换药、翻身、按摩,让每一个生命在临终时都被温柔对待,让“死如秋叶之静美”。

 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,住院的每一位病人都有一本《临终关怀手册》里面详细记录了病人的基本资料、病史以及医生、护工、社工每天记录的病情变化。生命关怀纪念堂则保留着许多病人生前的遗物,以及护理人员的手记。

  临终关怀让生命走的更从容

  “我们一直在讲‘优生’,却很少关注‘优逝’,‘死’在中国人眼中是避讳的。许多病人无法接受,在迷茫困惑的精神状态下离开,家属也往往陷入极大的痛苦中。”已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将近十年的社工站站长刘国亮说,“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,排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,帮助病人推开死亡那扇门,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。”


远在外地的儿子来看望老母亲

  前不久,一位40多岁的胃癌晚期患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。“此时,癌细胞已经扩散全身,几次化疗让这位病人已经形容枯槁,刚来的时候,她每天哭着说‘不想死’,时不时地喊疼。对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消耗着她最后的生命。”社工王梦莹说,他们通过陪伴、聊天、心理治疗、情绪安抚,缓解病人的痛苦情绪,这位胃癌患者最后每天都微笑地和我们打招呼,15天后安详地离开。

  “在生命的终末期,很多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或者延长生存期意义不大,我们也无法挽救他们的生命,但期望通过人性化服务缓解临终病人的身心痛苦,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,使活着的人心安,将死之人了却遗憾,做到生死两相安。”刘国亮说。


弥留之际的老人见到95岁的老母亲,泪流满面

  “我想快点好起来”“想见见国外的孙子”“想和家人一起旅游”“想见见外地的弟弟妹妹”……一个个简单的愿望成了许多临终病人的遗愿。“两年前,一位来自北京的70岁病人孙志国在弥留之际,只想见见因生病8年未见的95岁老母亲,为了帮他圆梦,我们将他接到天津与母亲相见,虽然不能说话,无法行动,这位孝子用泪水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。”刘国亮说,像孙志国老人这样有简单愿望的病人还有很多,未来志愿者也将通过圆梦的方式,让病人没有遗憾的谢幕。

  临终关怀,路有多远?

  据了解,天津自1990年开始设立临终关怀病区,是中国最早开始临终关怀的城市,目前已经发展到有10余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参与。除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(工人医院)、尖山医院、延安医院等医院设有临终关怀科(宁养科),另有一些养老机构也开设了临终关怀服务,收住生命垂危或需要临终关怀的各类患者。临终关怀病房面向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,服务的患者开始向各年龄段扩展,甚至包括婴幼儿。


每一件遗物都是一个故事,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一段人生

“死亡变得不再害怕,离开变得不再痛苦”是每一位临终关怀者的希望

  据了解,临终关怀的开设主要有三种形式:大型医院的“临终关怀病区”、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、家庭临终关怀病房。“与国外相比,中国人对死亡更恐惧、焦虑、抑郁,而在濒死阶段考虑老伴、孩子、财产等家庭问题比较多。经过近30年的发展,临终关怀虽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,但是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。大中城市‘临终关怀病区’配套需要完善,小城市、偏远农村基本都没有‘临终关怀’的概念。对中国而言,要实现‘人人享有临终关怀’,观念的转变很重要,未来,将从典型试点开始逐步普及到全国。”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、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以泰说。(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董立景 蒲永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