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收治对象:
是经医疗机构确诊为晚期/终末期癌症、其他疾病终末期者或器官衰竭治疗无望,预计存活期不超过6个月,不以实施抢救措施和延续生命为目的临终病人。
2临终关怀的宗旨:
临终关怀的宗旨就是为濒死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、支持性的照护,给濒死者以安宁,让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安详地、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,这不仅是对临终者尊严的维护,也是对生者的安慰。
养老机构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临终关怀服务,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为宗旨,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,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生活习惯,保留个人隐私权利和对治疗护理方案的知情权,同时关注临终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心理变化,加强安全防范措施。
3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:
1. 以照料为主,即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
临终阶段,以治愈为主的治疗已转向以对症疗法为轴、以护理照料为主的全方位服务。处在临终阶段的病人对治愈不抱有太大的希望,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、控制疼痛、消除症状和精神与心理支持,而这一切只有靠精心的照料和细致的护理才能获得。因此在临终服务中,工作人员经常考虑的事情是如何给予临终病人最及时、最适宜的照料。这种照料是以重视病人实际需要为前提的,尽量按照病人和家属的愿望进行全面、细致的护理。
2. 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
有人认为,临终只是等待死亡,生活已毫无价值,一般临终病人的情绪会变得异常消沉,对周围一切失去兴趣。而临终关怀却认为,临终也是生活,是种特殊类型的生活。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必须学习、掌握和提高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知识与技术,如各种止痛剂的正确运用、心理疏导方法等。
临终关怀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的生存时间为目标,而以丰富临终病人的有限生命,提高其临终阶段生活质量为宗旨,为临终病人提供一个有意义、有尊严、有希望的生活,让临终病人在有限的时间里,保持清醒的头脑,在可控制的病痛中,接受关怀和享受余生,让病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到生命最后一刻。
3. 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
病人的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动的降低而递减,病人的个人权利不应该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。只要病人还未进入昏迷状态,他们仍然有思想、有意识、有感情,我们就仍然应该尊重其人格并维护其个人权利与利益,如允许获知病情信息、允许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各种生活方式、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、选择死亡方式等。
4. 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,重视生命本质
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自己应首先持有这样的生死观,即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,人们便开始了面对死亡,人们最终无一幸免地走向死亡,只有这样,才能教育指导临终病人坦然地面对死亡、接受死亡,珍惜即将结束的生命价值,同时,工作人员应该和临终病人共同面对死亡,做每一件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,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处理每一个问题,这样临终病人将不会感到孤独无助、惧怕与痛苦,而会保持一个平静的心理状态,以现实的态度面对死亡,以主动的态度去追求最后的生活质量。
在对临终病人全面照料的同时,也为病人的家属提供心理,社会支持,使其获得接受死亡事实的力量,坦然地面对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死亡,使临终病人家属既为临终病人生前提供照料服务,又为其死后提供妥帖的居丧服务。
4临终关怀的理念:
- 让每一位临终病人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,具体来说:
- 1 对临终病人而言,通过对其全面照顾,使得他们的生命得到尊重,疾病症状得以有效的控制,生命质量得到提高,使其在临终时能够安宁舒适、无痛苦。
- 2 对病人家属而言,可减轻死者家属的精神痛苦,帮助他们接受亲人死亡的现实,顺利度过服丧期,还可以使家属获得情感支持,让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得到保护。
- 3. 对医学而言,临终关怀是以医学人道主义为出发点,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,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,是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形式对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。
- 4. 对社会而言,临终关怀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,它是非物质文化中信仰、价值观、伦理道德、社会风气等的集中表现,从优生到优死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。